電子翻譯服務已徵得作者贊成 :)
==============================================================================
全母語幼稚園與語言復振1
張學謙 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前言
台灣固然有很多標榜雙語教育 翻譯幼稚園,不過這些所謂 翻譯雙語學校,教 翻譯是英語和華
語,本土說話在幼稚園教育中毫無地位 翻譯社簡單 翻譯說,幼兒說話教育到目前為止仍是以華語
單語教育為主,缺少對弱勢語言或瀕危語言 翻譯正向說話計劃(positive language
planning)。2台灣本土語言正面對說話滅盡的危機,如果見死不救、或是只有設法沒有
行動,那麼在本世紀末所有的本土語言都將加入說話滅亡 翻譯名單 翻譯社
重外語、棄母語於掉臂,美其名是尋求「國際化」,事實上跟日趨強調多元文化的國
際趨勢,正好背道而馳(張麗君 200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53年就強調母語教育
翻譯重要性,該組織不只建議早期的教育需要利用母語,更建議母語在教育體系體例的利用應當
盡可能向後延伸(UNESCO 1953) 翻譯社今朝國際上幼兒教育課程也遍及的強調母語教育的主要
性(張麗君 2004;柯林貝克 2008; Baker 1997;Tabor 1997) 翻譯社台灣幼兒說話教育的國際
化不應該是盲目 翻譯追求英語化,應該是追隨國際上正視兒童母語的趨向,將兒童母語視為
資本與權力,拋開華語單語的緊箍咒,解放本土說話,進行母語優先的幼兒說話教育 翻譯社
學前母語教育不受重視的環境,比來有一些改良的可能跡象 翻譯社教育部在「台灣主體教
育推動情形」的報告中,將幼兒語言進修的優先按次設定為「先母語、後國語、再英語」
,並計劃研編幼兒園的「鄉土說話課程綱領」(自由時報 2007/5/15) 翻譯社別的,教育部從
2006年起頭實施「津貼公私立幼稚園推動鄉土語言教授教養」計畫,這個計畫 翻譯方針在於培育
學齡前幼兒具有母語能力和尊重多元文化的素養 翻譯社3
「九年一貫」並沒有對幼兒母語學習做出規範,此次教育部提出的幼兒說話教育政策
標的目的,標誌著母語教育將往下扎根,往後將從學前教育起頭進行母語教授教養。其中「先母語
」的主張就是強調語言學習應當「母語優先」。這也是准確的標的目的 翻譯社斟酌台灣各族群母語
流失嚴重,「母語優先」的主張該當是扭轉說話流失的重要觀念 翻譯社問題是若何具體落實幼
兒母語學前教育?學前母語教育又如何協助弱勢語言睜開積極有用的母語救援?
本文擬從母語優先的角度動身,參考世界弱勢族群說話復振的趨勢,提出以浸淫(
immersion)為根本的母語幼稚園計劃,但願作為台灣幼兒母語進修計劃 翻譯參考 翻譯社李英哲
(1995)關於台灣說話 翻譯本土化的論述,很能申明「母語優先」的觀念,他說:
『台灣說話的本土化就是要求先有母語教育及利用的權利;有母語才有別 翻譯說話,母語是
每人情緒最深處 翻譯需要,國語及英語是工作上,糊口上有時需要 翻譯工具,教育上最根基 翻譯
工作是先保存、提高母語 翻譯能力,然後才談其他說話的教育 翻譯社』
母語優先追求雙語現象,而不是以一種說話取代別的一種說話 翻譯單語主義(
monolingualism) 翻譯社母語優先主張語言進修該當是添加式的(additive),保有母語對其
他說話 翻譯學習絕對有接濟;母語優先否決犧牲母語、進修第二語言的削減式(
substractive)雙語現象 翻譯社4
浸淫式教育(immersion education)是具體落實母語優先 翻譯一種說話教育計劃 翻譯社浸
淫式講授的設法主意很簡單,就是以最年幼的小孩為對象,供應密集接觸單一說話的情況,透
過有意義的內容,進修說話(Johnson & Johnson 2002) 翻譯社浸淫式教授教養也是族語復振相當
有效 翻譯體式格局,愈來愈多的社區採用浸淫模式作為拯救語言流失的方式,此刻已經成為弱勢
族群說話復振的趨勢(DeJong 1998; Swain & Johnson 1996; Johnson & Johnson 2002
)。浸淫式教育供應密集接觸原居民說話 翻譯機會,較能有用率 翻譯抵抗強勢說話的衝擊。
Holm和Holm(1995:156)說得最為直截了當“惟有浸淫式講授才有進展讓學生習得社區
說話”。
本文的結構以下:前言以後,第二節討論台灣說話流失的狀態,並檢討台灣的語言教
育政策;第三節會商學前幼兒浸淫式教育的理論根本並介紹夏威夷 翻譯說話巢;第四節為結
論與建議 翻譯社
2. 台灣說話流失與說話教育政策的檢討
2.1 台灣的說話流失狀態
台灣本土語言流失的景遇相當嚴重,已接近滅種的階段 翻譯社按照鄭良偉傳授的窺察,
台灣人母語滅種 翻譯徵兆,體現在母語利用的生齒削減、母語使用的場所縮減和使用母語
翻譯能力消退(鄭良偉 1990) 翻譯社族群說話流失是臺灣各族群普遍 翻譯現象 翻譯社
母語‘生病住院’的比方成為風行的說法,原居民族說話被說成‘住在加護病房’,
福佬話和客家話則離別在‘掛號’和被送到‘急診室’ 翻譯社內政部1995年 翻譯查詢拜訪顯示,移
入都市 翻譯原住民,在家中首要使用的語言,並非族語(只有三成五左右),而是國語(
六成左右)。家庭是弱勢說話利用 翻譯主要範疇,如果家庭不再利用母語,母語存活就成問
題。結合報(2002)曾調查Holo話和客家話利用 翻譯情形,成績發現77% 翻譯Holo人在家說
Holo話,19%在家說華語;41% 翻譯客家人在家講華語,超過在家講客家話的比率(37%)。
根據黃宣範1989年對在台北讀大專的原居民學生做的調查,原住民族語到他們這一代已
流失了31%,怙恃那代流失15.8%。假如未來都是族內結婚,兒女會講族語的剩47.6%,
假如是和外族通婚,流失率必然是更加嚴重。原住民 翻譯說話可以說已走向滅種之路(黃
宣範 1995)。一般認為Holo人人數眾多,不消憂慮說話流失的問題。這類設法或許過於
樂觀。『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鑽研會』就有位來自比利時 翻譯學者,揭橥論文指出只有
61.5%的大學生在家說台語(這些學生 翻譯家庭至少有一名家長會說母語),同時只有60.5%
的大學生打算將來教小孩台語(Gijsen et al. 2004)。
台灣曩昔是以維持雙言現象的體例,保留母語。也就是說,常人會說母語並不是因
為學校教育而是在家庭社區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習得母語。不外我們已逐步落空家庭這
個母語最後的堡壘。 台灣的語言復振活動將但願放在黉舍 翻譯母語教育。問題是黉舍可否
承當起如許的重責大任?下一節本文切磋現行學校母語教育 翻譯限制,並思慮可能 翻譯前途。
2.2 學校母語教育的檢討
最近幾年來台灣各族群母語流失日趨嚴重,母語教育於是成為母語復興活動的首要訴求。
台灣曩昔的說話教育視本土母語為學習國語的障礙,是以履行獨尊國語、壓制本土母語 翻譯
單語教育政策 翻譯社效果各族群 翻譯學生學會了國語,卻喪失其母語。2001年九年一向正式實行
,將母語提升為正式的一門學科,不外照舊脫不了國語中間主義,母語教育的時數少得可
憐,一禮拜只有一節課。母語固然已經成為講授科目,但是時數不足,母語也還沒有獲得
講授說話的地位(張學謙 2003、2004)。
學者遍及認為現行 翻譯母語教育不足以復興母語。曹逢甫(1997﹕126-27)認為少許的
母語教授教養對於嚴重流失的母語,起不了什麼作用,建議要『從根救起,自幼稚園起頭實行
雙語(母語-國語)教育。』鄭良偉(1973;1990;1996)更早在1970年月就主張實施雙
語教育,希望下一代有機遇領會、利用社區內自己以及他人 翻譯說話。在幼教界也起頭重視
幼兒的母語教育,張麗君(2004)根據雙語學習理論並參評語言進修關鍵期的相關研究指出
:
「臺灣幼兒在第一說話(不管是國語或母語)成長還沒有成熟時就急於學習外語-英語,
在環境、師資等主要前提沒法共同下,不但沒法達到家長贏在起跑點 翻譯期望,甚至對其認
知成長多是有害的。」
她認為台灣 翻譯母語學習環境優於英語,如果讓進行幼兒的母語、國語 翻譯雙語教育,應
當有助於幼兒認知上 翻譯成長。台灣幼兒的母語教育才剛剛起步,母語浸淫的時候相當不足
。由段慧瑩等人(2007)對原居民地區幼兒園母語講授的查詢拜訪可知,就算原住民地區 翻譯幼
兒園,兒童說國語的機遇照舊多於族語,別的,查詢拜訪也顯示幼兒園並非很正視族語講授
,固然園方會鼓動勉勵族語講授,也會宣導族語家庭化的主要。
從以上 翻譯會商可知現行的台灣母語教育沒法拯救滅種中的台灣本土說話。從小學入手下手
很明顯已太晚了。拯救母語流失 翻譯工作必須儘早進行,學校現階段可以做並且必須即速
做的是學前的母語教育。學前階段應當拋開母語作為學科的做法,改採浸淫式教育提供幼
兒完全 翻譯母語情況。
3. 浸淫式教育的理論與實例
浸淫式教育是雙語教育的一種。浸淫式教育在1960年晚期起源於加拿大,後來成長成
各式各樣 翻譯浸淫模式。以下,3.1接頭浸淫式教育的定義、緣起、類型、特徵和背後的理
論基礎;3.2接頭浸淫教學與族語復振 翻譯關係;3.3以夏威夷 翻譯語言巢為例說明浸淫式教育
對語言復振 翻譯貢獻。
3.1 浸淫式教育
雙語教育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浸淫式教育是其中的一種類型。表一是幾種雙語教育形
式及其語言目標。由表一可知,分歧的雙語類型對兒童 翻譯第一語言有分歧 翻譯印象,其中以
同化為目 翻譯的浸沒式和過渡式教授教養,不但沒法扭轉說話流失,反而造成兒童母語的流失。
浸淫式、保存式和雙向雙語式的教授教養法則能成績添加式的雙語現象,兒童不光能保留母語
,同時也能學會第二說話 翻譯社這三者皆將母語放在最少與第二說話同等主要 翻譯地位,其實不主
張摒棄母語,向主流語言挨近。
表一:幾種雙語教育及其說話目標
語言課程 教學說話 L2*教授教養 對兒童L1的影響
浸沒式 L2 有 只會第二語言的單語使用者
過渡式雙語 L1-> L2 沒有->有 只會第二說話的單語使用者
浸淫式:
語言復建 L1 沒有 雙語使用者
保留式雙語 L1->L1& L2 漸進的 雙語利用者
雙向雙語 L1&L2 有 雙語使用者
*L1=母語、非主流語言或第一說話; L2=官方說話、主流語言或第二說話;L1->L2=講授媒
介語從母語轉換到第二說話;L1->L1&L2=教學前言語從母語轉換到雙語
資料來曆:Beykont (1997: 91)。
社會、政治和經濟 翻譯變遷平常會激發說話教育的相幹變化。加拿大起首成長的浸淫式
教育就是一個例子。跟著說話政策的轉向,1960年代晚期在魁北克的英語人士已逐步體
認到法語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價值。法語不但是魁北克最首要的說話,也是官方說話。不
過英語人士不大會說法語,黉舍的法語教育效果不彰,家長爲了讓孩童學會法語是以提出
完全法語浸淫的課程(Swain & Johnson 1997)。
加拿大法語浸淫式教育相當出格,這個課程視為了強勢說話學生進修少數說話而設立
的浸淫講授。教育政府在St. Lambert學區進行浸淫式教授教養實驗 翻譯社幼稚園一最先就以法語
教導只會說英語的孩童,直到二年數才教英語 翻譯讀寫,以英語傳授的學科也延後在高年級
才開始,到小學六年數一半的課程利用法語,一半利用英語 翻譯社後來浸淫式講授衍生不同的
組合體例,早期部門浸淫,從一年級開始法語和英語各占一半,中期浸淫課程4、五年級
才開始,晚期浸淫課程從六年數起頭 翻譯社今朝約三十萬學生(7%)參加浸淫式教育(Swain
& Johnson 1997) 翻譯社
加拿大浸淫式教育成為很多浸淫課程仿效的對象,鼓舞了很多後繼者,因此成長出包
括分歧目的、社會經濟情況和履行體例的模式 翻譯社Swain & Johnson (1997:4-6)將浸淫
式教育分為以下 翻譯四種類型:
* 外語的浸淫講授;
* 強勢說話學生進修少數語言的浸淫教學;
* 爲了說話撐持與說話復振的浸淫講授;
* 通行語或強勢語(language of power)的浸淫教授教養。
通行語和外語分別作為國內以及國際溝通 翻譯工具。加拿大的法語浸淫是強勢族群進修
少數說話的例子。弱勢族群尋求說話復振常會進行族語浸淫教授教養,如夏威夷和紐西蘭,本
族語的浸淫觸及學生自我族群認同的建構,和通行語或外語的浸淫教學分歧 翻譯社Swain &
Johnson極為推崇弱勢說話的浸淫講授,他們認為以瀕危說話作為講授前言語,是讓下一
代能說流利 翻譯族語的有用方式 翻譯社
浸淫式教育可以有分歧的搭配組合,不外這些分歧 翻譯模式,照舊具有一些共通點,
Swain & Johnson(1997:6-8)將典型的浸淫式教育的焦點特徵歸納為以下八點:
* 第二語言作為教授教養媒介語;
* 浸淫的課程和本地 翻譯第一語言課程平行;
* 明顯 翻譯支撐第一語言;
* 浸淫課程的目標是添加式的雙語現象,不是取代式的雙語現象;
* 第二語言的接觸主要限制在教室;
* 學生一開始第二語言的能力都一樣有限;
* 教師本身是雙語人;
* 教室的文化是當地第一語言社群 翻譯社
上述的核心特徵有助於我們區分浸淫式教授教養和浸沒式教授教養(submersion) 翻譯社浸沒式教
學同樣以目的語為教授教養媒介,不過其實不撐持第一語言,常造成削減式雙語現象 翻譯社台灣 翻譯語
言教育就是浸沒式教授教養的一例 翻譯社台灣的國語教育是以犧牲母語換來的,語言教育的進程就
是“如何進修國語,忘掉母語”的過程(Mair 2007)。這和強調添加式雙語現象的浸淫
式教育不同 翻譯社
3.2 浸淫教授教養與族語復振
推行母語浸淫教育常碰到的質疑是母語該當是家長的責任,家庭傳承母語便可,不需
要黉舍的母語教育 翻譯社這個見解固然留意到家庭傳承母語的主要性,卻忽略了目前母語失傳
,很多家長自己就不會說母語,沒法傳授母語給小孩。是以,學校族語教育就成為唯一可
能的選項,其中又以浸淫式教育被視為最有但願成功的方式(DeJong 1998; Swain &
Johnson 1996; Johnson & Johnson 2002; Holm & Holm 1995) 翻譯社DeJong(1998:5)認
為:“爲了復振快要滅盡 翻譯語言或是保存現存的語言,需要能有用殺青目的的典型 翻譯社說話
浸淫是相當敏捷有用 翻譯方法,它能讓所有的學生主動積極的介入說話進修進程” 翻譯社
固然,履行族語浸淫教學不是不是定家庭母語的主要,而是當弱勢說話在家庭失傳的時
候,透過黉舍的母語浸淫學習能有用的提振母語活力,讓母語重新成為有活力 翻譯家庭說話
翻譯社DeJong(1998:3)提出的建議值得參考,他說:“長久以來母語透過家庭情況傳承,
現代社會學校情況則成為語言首要的習得場合。本日,學校和家庭這兩個情況必須聯袂合
作打造說話接觸情況,晉升語言進修成效。”
我們可以用雙語成長制衡模式申明家庭和黉舍對於瀕危語言的主要性 翻譯社憑據Landry
& Allard(1992)的雙語成長制衡模式,家庭環境、黉舍環境和社會軌制的環境是組成個
人的語言接觸網絡的三個主要環境。這個模式認為這三個情況跟著說話社區延續力的凹凸
不同,在增進添加式或削減式雙語現象上扮演分歧的腳色。由圖一可知,弱勢族群的添加
式雙語現象只有當母語在家庭和黉舍環境的利用跨越、抵消第二語言在社會軌制情況 翻譯優
權勢量 翻譯時刻,才有可能産生。
雙語成長制衡模式也能夠處理第二說話進修 翻譯問題。弱勢語族若何學得第二說話呢?
由於第二說話是社會上 翻譯強勢語言,弱勢語族平常無需密集 翻譯黉舍教育就可以學會第二說話
能力,第二說話的溝通能力可以透過常常 翻譯接觸社會制度情況(朋侪、鄰人、社會運動)
和媒體習得。第二說話的認知學業的語言能力可經過第二說話作為學科 翻譯教授教養獲得成長,
這方面的能力有很多可以由第一說話轉換至第二說話。
進修轉移之所以可能是因為第一說話和第二說話之間的存在著互相依存的關係。
Cummins (1979) 翻譯說話相互依靠假定指出:第二說話的進修老是創立在母語的根蒂根基上,
母語不但不是進修的肩負,反而是任何說話進修的資源。比方說,研究發現母語及第二語
言的讀寫能力互相關注:母語的讀寫能力可以有用的撐持第二說話的讀寫發展;從母語學
到的學術說話能力也可以轉移到第二語言。有些人認為盡早讓兒童離開母語,愈早學習第
二語言成效愈大。近些年來在歐美國度所作的研究其實不撐持這類說法。第二說話的學習能力
其實不會忽然消弱。其他的研究則發現母語讀寫能力好的兒童,進修第二說話讀寫的速度也
會快些 (Beykont, 1997)。總而言之,母語是任何說話進修的根本,它有進修轉移 翻譯功
效,在心理上、社會上及教育上母語都是名貴的學習資本,不是語言進修的阻礙(張學謙
2000)。
我們知道語言進修沒法一蹴可幾,一定要有足有 翻譯說話接觸時候(exposure)才能達
到流利的水平。Greymorning(1997)估量小孩需要600至700小時 翻譯接觸時候才能將母語
說得流利,也就是說,在黉舍上課的時候,天天最少要有6小時的母語時候。浸淫式教育
供應密集接觸弱勢說話的機遇,較能有效率的抵制強勢語言的衝擊。因為弱勢族群平日缺
乏說話 翻譯世代傳承,無法從家庭獲得足夠的族語接觸,是以,母語浸淫教育每每從年幼 翻譯
兒童起頭。別的,學前母語浸淫模式還有以下 翻譯長處(Johnson and Johnson 2002):
* 對照輕易沖破制式教育 翻譯限制;
* 課程發展較自由,可以融入更多 翻譯文化面向;
* 供應社區所需 翻譯幼兒賜顧幫襯,符合家長需要
全母語幼稚園能讓族語得到充實的成長又能保有高水準的其他語言能力。Wilson &
Kamana(2001)指出有很多處所都成功 翻譯以母語浸淫講授法達到良好 翻譯教育結果,例如說
荷蘭及其Frisian區域、丹麥及其Faeroe諸島嶼。這些地區的日常糊口和學校活動都以
各自的地方說話進行,效果學生學業成績優良,包羅英語(第二說話)讀寫能力也有高水
準 翻譯表現、學生通常還學會第三語言。將族語作為講授序言語也為美國原住民語言法案所
承認(Wilson & Kamana 2001)。
Angela Wilson提到一些設立浸淫教育需要留意以下事項(引自Johnson and
Johnson 2002):1)誰來當先生?2)若何進行師資培訓?需要甚麽樣的師資培訓課程?
3)若何發展課程?4)幼兒的家長在黉舍飾演甚麽腳色?5)地點 翻譯社區擔負甚麽腳色?6
)對這所黉舍什麽教授教養法可能最有用率?
Johnson & Johnson(2002)搜集並收拾整頓原居民族浸淫式教育 翻譯相幹文獻,將原居民
學前浸淫式教育的相幹主題歸納以下:
* 越來越多的社區採用浸淫模式作為拯救說話流失的最有用方式;
* 家長及社區飾演主要 翻譯角色。家長除常常作為說話巢 翻譯發起人,也是語言巢主要
的參與者、協助者。社區 翻譯動作參與及思想觀念的支持也是成功的關鍵;
* 建立和實施族語浸淫計劃難免發生衝突,需要勉力行銷語言巢,說服大眾以博得社
區的支持;
* 傳統和外來的教授教養理念和做法可能存在一些緊張 翻譯關係,兩邊需要連結開放的立場
,兼容並包;
* 很多說話巢都再三的強調在浸淫式課程中保持族語單語情況;
* 族語浸淫講授常碰到師資招募和師資培訓的問題。需要從長老和年輕人傍邊募集以
及練習師資,兩者可以在語言能力和講授方式相互搭配。
* 需要原居民說話教材。可以改編、創作、翻譯浏覽教材。書面語供給重要的說話支
援,能增進讀寫成長。
* 需要進行原居民母語幼稚園的研究和資訊流傳工作。介入原居民浸淫式講授 翻譯各
個企圖可以彼此進修,介入人士儘量分享經驗,協力合作通力合作。
3.3 浸淫式教育實例
紐西蘭和夏威夷 翻譯說話巢是兩個學前浸淫教育成功 翻譯典型。兩者都在1980年月初期成長
,其時家長、社區帶領者和教育家積極 翻譯介入創設學前浸淫教育以挽救說話流失。這兩
者都成功 翻譯確立從幼稚園到大學的雙語教育(Johnson & Johnson 2002)。台灣關於紐西
蘭毛利說話巢 翻譯介紹已良多(悠蘭.多文 1999;吉娃詩.叭萬 2006;黃麗容 1999;
張學謙 1996),本節將介紹夏威夷語言巢與說話復振 翻譯關係。5
南島語系是世界分布最廣的語族之一,這個語系有跨越一千多種說話,利用者跨越兩
億五萬萬人(Hinton 2001)。夏威夷語和台灣原居民語一樣都是南島語系 翻譯一份子,兩
者也都面臨說話嚴重流失的窘境,並同樣展開語言復振的工作。不外,夏威夷原居民很早
就感觸感染到說話流失 翻譯嚴重性,早在1970年月就最先進行語言復振 翻譯工作,而台灣南島語的
復振,則在1996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候,才進行語言復振工作。夏威夷是美國原
居民說話講授最為發展的區域,學生可以從幼稚園到研究所接管以夏威夷語為講授說話 翻譯
教育(Wilson & Kamana 2001)。夏威夷語言復振的經驗,值得其他瀕危說話進修。
夏威夷語的說話流失和政治沒法自力自立有極大的關係。1893年夏威夷王朝被不法推
翻,夏威夷共和國劃定英語為講授說話。美國?吞夏威夷後,1900年經由過程 翻譯Organic Act規
定所有的當局行事都以英語進行。1996年周全制止夏威夷語一百年,1993年夏威夷王朝被
不法推翻一百年 翻譯社這兩個事務是夏威夷人被外來統治者在政治、文化和說話榨取的重要歷
史指標事件,短短一百年夏威夷 翻譯說話文化的活力和聲望急劇下滑 翻譯社夏威夷人的認同從失
去土地主權入手下手、接著失去說話、讀寫、常識、歷史和先人 翻譯毗鄰,最後在本身的地盤上
成為生疏人(Warner 2001) 翻譯社
別的,夏威夷語的流失也和繁華 翻譯神話有關(Warner 2001) 翻譯社一方面,學生說母語
會被懲罰、羞辱,母語是以落空聲望 翻譯社另外一方面,認為放棄夏威夷語改學英語就能帶來普
遍的繁華和進步也在那時深入人心 翻譯社家長是以不跟小孩說母語,小孩對母語進修也樂趣缺
缺。夏威夷語是以在二十世紀初期就嚴重流失,不外英語並沒有是以成為夏威夷人的第一
語言,取而代之 翻譯是夏威夷克里歐英語(Hawaii Creole English,HCE),HCE一樣的受
到歧視,放棄夏威夷語進修英語就會帶來繁華 翻譯夢幻滅,失去說話文化,並沒有促進夏威
夷人的福祉,反而淪為社會最底層(Warner 2001) 翻譯社
夏威夷 翻譯文化復興活動於1960年月晚期開始,一入手下手將重點放在音樂及跳舞,1970年
代逐步將焦點放在說話復振的議題,促進夏威夷說話文化權的確立 翻譯社這個復興活動除造
就一批透過黉舍教育學會說夏威夷語 翻譯學生之外,同樣成功 翻譯爭奪到夏威夷語的說話地位,
在1978年州憲法經由過程將夏威夷語和英語同時列為夏威夷州 翻譯官方說話(Warner 2001)。
夏威夷語的地位固然晉升了,但是會說夏威夷語的人很少,其時估量只剩下兩千位夏威夷
族語者 翻譯社1982年除Ni’ihau社區以外,夏威夷兒童差不多都不會說母語。1981年
Richard Benton就展望夏威夷可能成為第一個被英語完全代替 翻譯南島語(引自Wilson &
Kamana 2001) 翻譯社
1982年受到紐西蘭毛利語言巢的鼓勵,一群夏威夷教師和社區人士入手下手建立夏威夷的
說話巢 翻譯社夏威夷 翻譯說話復振活動得力夏威夷語言巢組織(Aha Punana Leo,APL),成立
於1983年 翻譯社第一家夏威夷說話巢(Punana Leo)就是APL於1984年在Kauai的Kekaha成立,當
時並非正當的組織 翻譯社是完全母語浸淫的幼兒黉舍,學生為2至5歲 翻譯兒童。夏威夷的說話巢
是美國第一個原住民語言浸淫企圖(Wilson 1999)。
說話巢的設立並不順利 翻譯社初期碰到兩個主要問題:法律禁止夏威夷語教學和會說夏
威夷語的長老因為缺少教師資格而沒法任教 翻譯社6撐持說話巢的家長經由三年的遊說才移除
上述 翻譯法律障礙 翻譯社夏威夷語言巢本來的構思是為下一代締造一個類似家庭傳承夏威夷說話
文化的情況。夏威夷說話巢有顯著 翻譯家庭取向,以傳統擴充家庭的體例,讓兒童得以和家
庭成員以母語互動,黉舍也要求家庭介入,家長除需要付膏火外,一禮拜至少要列入一
小時的夏威夷語課以及列入一個月一次的家長會(Wilson & Kamana 2001) 翻譯社
常見 翻譯夏威夷語言巢一最先大概只有10到12位學生,年數3至5歲 翻譯社從禮拜一到禮拜五
上課,每天從早上7點半上到下戰書5點,採混齡上課 翻譯社語言巢強調族語的利用,清楚的將學
校塑造成夏威夷的空間,在說話巢內不管是訪客或是家長都只能說夏威夷語。說話巢 翻譯學
生從進來黉舍的第一天起頭就被要求只能使用夏威夷語。新同窗如果聽不懂,先生及其他
學生會協助,新同窗也需要背一些經常使用的平常語句,也進修毛遂自薦,一般而言,只要三
至四個月新同窗就可以以夏威夷語溝通(Wilson & Kamana 2001)。
夏威夷說話巢的數目不像紐西蘭 翻譯毛利說話巢那麼多 翻譯社1993年只有六家夏威夷說話巢
,在紐西蘭卻已經有600家說話巢 翻譯社到了1999年有11家夏威夷說話巢,為209位孩童服務。
一開始說話巢的經費來自募款和膏火。1990年夏威夷說話巢組織才獲得聯邦政府的經費贊
助,每一年一百萬美金,1995年以後聯邦當局憑據夏威夷原居民教育法案(Native
Hawaiian Education Act)每一年撥款四百萬給夏威夷說話巢組織,1997年增加到7百萬,
1999年則獲得一千八百萬的經費。。-> 翻譯社|,-> 翻譯公司|的-> 翻譯這些經費除付出教師薪資、膏火補助、黉舍裝備外,
也用來發展課程,成立說話巢。夏威夷說話巢組織有兩個課程教材部分負責教材、教具 翻譯
發展:1)印刷的部分出書書本、卡片、標籤、海報和翻譯書本;2)非印刷 翻譯部分則出
版影音教材。語言巢的成立促使教育部在統一學區或四周學區設立夏威夷語浸淫黉舍(
Papahana Kaiapuni Hawai’i)(Warner 2001)。夏威夷說話巢組織在說話復振 翻譯成績
以及說話巢對學生的影響可以歸納如下(Wilson & Kamana 2001:152-53):
1. 說話巢 翻譯學童有精良的夏威夷語溝通能力,說話巢的存在激勸並撐持家庭說夏威夷
語;家裡說夏威夷語的小孩優先入學;
2. 成功的成長年青家長 翻譯聯系關系團體介入語言復振;
3. 大眾遍及接受夏威夷語普遍公開的使用,認同其價值及相幹法令。
4. 說話巢學生有富厚的夏威夷文化常識和強烈的夏威夷認同;
5. 說話巢學生也學會一般幼稚園教訓的一些妙技,如團體互動能力、做好讀寫的準備
(literacy readiness)、對很多學科領域有了初步的導覽。
4. 結論與建議
本文已對台灣本土語言嚴重流失的景遇做出正告,認為要是缺少積極的語言復振運
動,台灣將在本世紀落空所有的本土語言。本文建議台灣的母語教育要向下延長到幼兒園
階段,從根救起母語,成立各族群的母語幼稚園。
母語作為學科的講授體式格局沒法拯救母語。母語必然要成為講授說話,需要完整的母語
利用空間,才能存活。今朝台灣母語流失已經提早到幼兒階段,就算會說母語 翻譯小孩,一
上幼稚園,不到一個月,就轉向利用華語了。本文提出的全母語浸淫體例,能將曩昔削減
式的說話進修改變成添加式的雙語進修,這是世界各地弱勢說話復振的經驗,值得台灣幼
兒教育積極投入建構台灣的母語幼稚園巢。
參考書目
Allard 翻譯公司 R., & Landry 翻譯公司 R. 1992.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beliefs and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oss. In W. Fase, K. Jaespaert 翻譯公司 & S. Kroon (eds.) Maintenance
and loss of minority languages. 171-195. Amsterdam: Benjamins.
Baker, C. 1997.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2nd edition) .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Beykont, Zeynep F. 1997. School-Language Policy Decisions for Nondominant
Language Groups 翻譯公司 in Nielsen, H. Dean, and William K. Cummings 翻譯公司 eds.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Community-Oriented Approaches. pp. 79-121. Garland
Publishing.
Cummins, J. 1979. 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and the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childre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9:222-251.
DeJong, D.H. 1998. Is immersion the key to language renewal?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翻譯公司 37(2), 31-46.
Gijsen, Johan; Yu-chang Liu & Yea-ru Tsai. 2004. "Language use in Taiwan and
Belgium: A comparison between vernacular, vehicular and referential language
shift in the Minnanyu and Flemish Dialects." 《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鑽研會論文集
》 翻譯公司 pp.14:1-14:14, 台南:國度台灣文學館 翻譯公司 2004.10.。
Greymorning 翻譯公司 S. 1997. Going beyond words: The Arapaho immersion program. In
J. Reyhner (Ed.), Teaching Indigenous languages (pp. 22-30). Flagstaff 翻譯公司 AZ: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翻譯公司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Hinton, Leanne and Ken Hale, eds. 2001. The Green Book of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in Practice. Academic Press.
Holm, A. 翻譯公司 & Holm, W. 1995. Navajo language educ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s. 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19:141-167.
Johnston, B. & Johnson, K. A. 2002. Preschool immersion education for
indigenous languages: a survey of resources.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Education 翻譯公司 Vol. 26, No.
Kahikina 翻譯公司 Krissy. 2005. Indigenous Language Immersion Education: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Resources for Te Kohanga Reo and Punsns Leo. A Plan B Thesis,
Graduate Divis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Kaplan, R.B., & Baldauf Jr. 翻譯公司 R.B. 1997. Language planning-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Bristol, PA: Multicultural Matters.
Lambert, W. E. 1977. The Effects of Bilingualism on the Individual: Cognitive
and Sociocultural Consequences. In Hornby, P.A.(ed.) Bilingualism:
Psychological 翻譯公司 Social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15-27. Academic Press.
Mair, Victor H. 2007. How to Forget Your Mother Tongue and Remember Your
National Language. http﹕//www.pinyin.info/readings/mair/taiwanese.html 掠奪時
間2008/2/19。
Swain, M., & Johnson, R.K. 1996. Immersion education: A category withi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R.K. Johnson & M. Swain (Eds.), Immersio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 1-16).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bor 翻譯公司 P. O. 1997. One child, two languages: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altimore: Paul Brookes.
UNESCO. 1953. The use of vernacular languages in education. (Monographs on
fundamental education, 8.) Paris: UNESCO.
Warner, S.L.N. 2001. The movement to revitalize Hawai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L. Hinton and K. Hale (eds.) 翻譯公司 The Green Book of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in Practice.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Wilson 翻譯公司 Bill 1999. SSILA Bulletin.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of the Americas 93:4–5.
Wilson, W. H. & Kamana, K. 2001. "Mai loko mai o ka 'i'ni: Proceeding from a
dream. The 'Aha P?nana Leo connection in Hawaiian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in
L. Hinton & K. Hale (eds.) The Green Book of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in
Practice.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內政部統計署編印。1997。《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台灣區域都會原居民生活狀況查詢拜訪申報》
。
吉娃詩.叭萬(Ciwas Pawan)。2006。<從紐西蘭毛利族的語言巢看臺灣的原住民母語
講授>。《臺灣國際研究季刊》。2(1): 163-184。
李英哲。1995。〈二十一世紀臺灣說話的本土化〉收於曹逢甫、蔡美惠編《臺灣閩南語論
文集》頁297-306。臺北:文鶴。
柯林貝克。2008。《雙語主義Q&A:雙語兒童怙恃與教師領航手冊》。吳信鳳、張銀玲、
陳瓊娟(譯)。東西出書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段慧瑩、張碧如、蔡嫦娟。2007。<台灣原居民區域幼兒園母語及鄉土講授之現況查詢拜訪>
。教育資料與研究,96,131-146。
張學謙。1996。<紐西蘭原居民的說話計劃> 翻譯社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前衛
出書社 翻譯社267-292 翻譯社
張學謙 翻譯社2000 翻譯社<母語教育e趨向kap根蒂根基概念﹕拍倒語言輕視豎立母語教育> 翻譯社《
Taiwanese Collegian》。22 翻譯社Denton,Tx, U.S.A.
張學謙。2003 翻譯社<回歸說話保留的基礎:以家庭、社區為主 翻譯母語復振> 翻譯社《台東師院學
報》 翻譯社14﹕97-120 翻譯社
張學謙 翻譯社2004 翻譯社<連系社區與黉舍的母語統整教授教養> 翻譯社《台灣語文研究》。2﹕171-192。
張麗君 翻譯社2004 翻譯社<國客雙語幼兒說話能力與締造力之關係> 翻譯社「2004客家常識論壇」 翻譯社行
政院客家委員會 翻譯社
悠蘭.多文 翻譯社1999。<從Maori母語教育軌制的成長經驗,觀照台灣原居民母語教育的可能
契機>。揭曉於《「1999台灣原居民國際鑽研會」》。中心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1999/5/1-3。
曹逢甫。1997。《族群說話政策: 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
黃宣範。1995。《說話、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說話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
。
黃麗容。1999。《紐西蘭毛利語教育之研究﹕以小學完全浸滲式毛利語教授教養為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良偉。1973。<論雙語式說話同一理論與實際﹕兼論台灣需要說話設計>。《大學雜誌
》。68期,42-47。
鄭良偉。1990。《演化中 翻譯台灣社會語文--多語社會及雙語教育》。台北:自立。
鄭良偉。1990。《演化中的台灣社會語文--多語社會及雙語教育》。台北:自立。
鄭良偉。1996。<民主化政治目的及說話政策﹕七十年月的一個台灣語文計劃草案>。施
正鋒(編)《說話政治與政策》。前衛出書社。1-20。
結合報。2002。<母語的傳承與流失>2002年4月29日 翻譯公司第14版。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208582548.A.E01.html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社
- Nov 08 Wed 2017 19:12
[論文] 全母語幼稚園與語言復振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